在中國陶瓷藝術史上,雍正朝鬥彩瓷以「精、雅、秀」獨樹一幟,將皇家工藝嚴謹與文人審美清幽融於一器。雍正鬥彩纏枝花卉紋碗作為經典代表,既是工藝巔峰見證,亦在當代拍場書寫收藏傳奇。

◆ 禦瓷風範:無法復制的工藝之美

本品從造型到紋飾,不僅承襲鬥彩工藝百年精髓,更將雍正朝審美推向極致。鬥彩一藝始燒於明宣德,至成化年間以「輕盈秀雅」聞名,然明代鬥彩多以青花為骨,釉上填色較為單薄。入清後,雍正朝因粉彩工藝爐火純青,對斗彩進行了突破性改良——本品便是這一時期工藝的典範。

造型上,敞口外撇如蓮瓣初展,弧腹收斂得宜,圈足修胎細膩如脂,胎壁薄而堅致,釉面採用「糯米胎」燒制,瑩潤如玉般溫潤,胎釉交融處經「二次燒成」技術處理,渾然一體無絲毫接痕,足見當時「不惜工本」的燒造標準。紋飾方面,嚴格遵循「釉下青花為骨,釉上諸彩為飾」的斗彩古法:外壁先以蘇麻離青料勾勒四朵纏枝花卉輪廓,筆法流暢似行雲流水,青花呈色濃艷中帶鐵鏽斑,具備明代遺風;而後入窯燒成後,再以綠料填葉,色澤分「大綠」「水綠」兩層,濃淡有致呈自然陰陽向背;花瓣則以鵝黃、礬紅二色錯落填繪,黃者採用「蜜蠟黃」料,嬌嫩通透,紅者為「礬紅」礦物料,艷麗似丹霞;最精妙處在於花蕊以堆料凸起技法製作,先施一層透明釉,再堆填色料燒成,觸之有細膩顆粒感,視覺上層次分明。碗心朵梅纏枝紋與外壁紋飾形成內外相連、疏密得宜的佈局,底心「大清雍正年製」六字楷書款,字體方正端莊,筆劃起落間蒼勁有力,正是雍正官款「鐵畫銀鉤」的典型風貌,每一处細節都飽含著雍正朝以細致勝大氣,以柔美見華貴的工藝理念。

◆ 拍場風華:屢創佳績的收藏熱標

憑獨特藝術價值,各地成交屢創新高。香港蘇富比2018年上拍雍正鬥彩纏枝蓮紋碗,以約2800萬港元成交;北京保利2021年春拍同類風格碗,逾2300萬人民幣落槌。澳門市場同樣亮眼——澳門多祿溙2023年秋拍,一件風格相近的雍正鬥彩纏枝花卉紋碗,經多輪競價以3120萬澳門元成交,不僅刷新澳門同類紀錄,更印證其高端市場堅挺地位與稀缺價值。

◆ 實力鑄就:多祿溙的拍賣核心優勢

多祿溙創下佳績,源於深耕文物領域的扎實實力。作為專注亞洲藝術品拍賣機構,其擁有資深文博專家、收藏家組成的頂尖鑒定團隊,對明清官窯瓷辨偽斷代水準極高,確保拍品來源清晰、真偽無虞;同時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,搭建全球客戶網絡,既能提供精准市場分析與收藏建議,亦促成高品質藝術品高效流通,這是其屢創拍賣奇蹟的核心。

如阁下有藏品上拍或拍賣競投請聯絡:
聯繫人:黄依
Tel/Whats app:+852 84806896
LINE: mmyi1226
email:leileijianshang1226@gmail.com

股票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