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物基本信息

品名:青花釉裏紅團花紋搖鈴尊

年代:清康熙年間

類別:禦窯陳設瓷

款識:大清康熙年製(六字三行楷書款)

澳門多祿溙核心實力

作為華南地區頂尖的文物藝術品機構,澳門多祿溙憑藉深厚的文博資源與專業團隊,長期深耕明清禦窯瓷領域。公司不僅具備權威的文物鑒定體系,更與海內外頂級博物館、藏家建立緊密合作,曾成功促成多件康熙禦窯精品的拍賣與學術研究,在業內以「辨偽精準、來源清晰、服務專業」著稱,是藏家接觸珍稀文物的重要橋樑。

禦窯風華:康熙瓷作的時代背景

康熙一朝瓷業發展可謂跌宕起伏。早期因南明抗清、吳三桂作亂等局勢影響,禦窯燒造時斷時續,產出相對有限。直至中晚期,臧應選、郎廷極等名臣相繼督窯,景德鎮禦窯廠才迎來穩定發展期。這一時期不僅恢復傳統品種,更在工藝上大膽創新,「郎窯紅」「豇豆紅」等高溫銅紅釉的成功燒造,標誌著清代制瓷技術達到新高峰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所見康熙禦窯器多為盤碗、杯盞等宴飲器具,或水盂、筆洗等小件文房,像青花釉裏紅團花紋搖鈴尊這類規格高、工藝複雜的禦窯陳設瓷,存世數量極為稀少,可謂「鳳毛麟角」。

匠心獨運:工藝與紋飾之美

本品造型別具一格,小口長頸,豐肩斂腹,頸肩相接處隱起弦紋一道,因整體形似鈴鐺而得名「搖鈴尊」,為康熙朝特有器型。其胎質白晰無瑕,釉汁溫潤如玉,觸之手感細膩,充分體現禦窯瓷「白如凝脂、潤若堆脂」的特質。

紋飾設計更見深意,腹部以釉裏紅繪漩渦狀團花四組,脛部繪三角蟬紋,其間暗含青花弦紋一道。紋飾取材於上古青銅器,佈局疏朗有致,既傳承了三代青銅的莊重氣韻,又融入明代以來的繪畫意境,給人空靈瑰麗之感。瓶底心青花書「大清康熙年製」六字三行楷書款,字體端正雋秀,筆力遒勁,是康熙晚期禦窯標準款識。

拍場熱點:文物價值與成交紀錄

青花釉裏紅自元代創燒以來,因青花與釉裏紅呈色溫度交集小,且釉裏紅呈色劑氧化銅極易揮發,燒造難度極高,成品率極低,明代中晚期甚至幾近絕跡。康熙朝郎廷極督窯期間,該品種燒造技術日臻成熟,本品即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作。

近年來,康熙青花釉裏紅器物在拍場屢創新高。2018年香港某拍賣會上,一件康熙青花釉裏紅團花紋搖鈴尊以約2800萬港元成交;2021年北京某拍賣會中,同類器型拍品更以3500萬元人民幣落槌。這些成交記錄不僅印證了其藝術價值,更體現了市場對康熙禦窯精品的高度認可。

如阁下有藏品上拍或拍賣競投請聯絡:
聯繫人:黄依
Tel/Whats app:+852 84806896
LINE: mmyi1226
email:leileijianshang1226@gmail.com

股票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