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國佛教藝術史上,清乾隆朝宮廷金銅佛造像無疑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。這一時期的造像,不僅承載著深厚的宗教文化內涵,更凝聚了當時最高超的工藝水準,成為海內外收藏界追捧的珍品。其中,一尊出自乾隆宮廷的銅鎏金釋迦牟尼說法像,便是這一時代藝術成就的典範之作。

帝王篤信:宮廷造像的文化底蘊
乾隆帝自幼隨章嘉國師研習藏傳佛教,即位後對佛法的熱情終生不輟。他不僅深入鑽研佛理,更對宮廷造像給予極高重視——從選材、製模到合金配比,無一不親自過問、御筆親批。這種帝王級的參與,使得乾隆宮廷造像在題材、風格與工藝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既延續了藏傳佛教造像的莊嚴神聖,又融入了漢地宮廷的精緻華美,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。
此尊釋迦牟尼像呈「釋迦八相」之說法相,描繪佛陀35歲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的經典場景。據佛傳故事記載,佛陀成道後以此相度化憍陳如等五比丘,開創僧團,實現佛、法、僧「三寶具足」。其背後蘊含的佛教文化內涵,更增添了造像的精神價值。
巧奪天工:工藝細節的極致追求
造像工藝可謂精益求精。頭頂塔型肉髻飽滿渾圓,髻頂寶珠瑩潤奪目;面相方圓端莊,雙耳垂肩,眉如初月,雙目微闔下視,嘴角噙著若有似無的笑意,神態怡然安詳,盡顯佛陀的慈悲與智慧。上身著袒右肩袈裟,右肩敷搭袈裟邊角,下身長裙衣質厚重寫實,褶皺層疊自然,線條流暢有力;雙手當胸結說法印,手指腳趾刻畫細膩入微,連指甲紋理都清晰可辨。

造像結全跏趺坐於仰覆蓮臺座上,雙層蓮瓣飽滿碩大,瓣尖微微上翹,富於立體感;蓮座上下邊緣飾一周豆粒狀連珠紋,排列整齊規矩。更為殊勝的是,蓮座下固封裝藏保存完好——裝藏需由大德高僧主持儀軌,內含經卷、五金、五寶、五藥等,是造像「神聖性」的重要象徵,也側面印證了其宮廷正品的身份。
拍場風采:收藏價值的市場印證
在眾多拍賣機構中,澳門多祿溙公司憑藉其深厚的行業積澱與核心實力,成為乾隆宮廷造像拍賣的重要平台。公司不僅擁有專業的文物鑒定團隊,能精准辨別造像真偽與等級,更具備全球範圍的客戶資源與市場運作能力,曾成功促成多件珍稀乾隆宮廷造像的交易,為藏家搭建起高效、權威的收藏橋樑。
乾隆宮廷金銅佛造像其收藏價值歷經市場檢驗而愈發凸顯。近年來權威拍行的成交紀錄頗具參考性:香港蘇富比2023年春拍中,一尊清乾隆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以逾8000萬港元落槌,刷新當年度同題材宮廷造像成交紀錄;北京保利2022年秋拍「御製宮廷藝術」专场內,另一尊同類題材乾隆說法相造像亦拍出6800萬港元高價,進一步鞏固了其「收藏硬通貨」的地位。這些亮眼數據不僅印證了乾隆宮廷造像的藝術高度,更成為高端文物市場的風向標。
這尊銅鎏金釋迦牟尼說法像,既是乾隆朝宮廷藝術的巔峰之作,也是佛教文化與工藝美學完美融合的結晶。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、極致的工藝水準與稀缺的收藏屬性,使其成為傳世文物中的瑰寶,更在澳門多祿溙等實力機構的加持下,閃耀著永不褪色的藝術光芒。
如阁下有藏品上拍或拍賣競投請聯絡:
聯繫人:黄依
Tel/Whats app:+852 84806896
LINE: mmyi1226
email:leileijianshang1226@gmail.com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