器形紋飾:藍白之間的遊魚生機

霽藍釉留白魚藻紋大碗可謂雍正官窯仿古工藝的典範之作。此碗撇口折腰,腹部凸飾兩道弦紋,造型端莊雅致。外壁以寶石藍釉為地,釉色濃豔如寶石,間飾瀝粉、堆白技法塑造魚藻紋飾——鯖、鲌、鯉、鱖四魚穿梭悠遊於荷塘之間,隙地點綴浮萍,魚眼以青花點出,魚身、荷花、荷葉則用陰線刻劃細部,形象生動逼真。藍白兩色對比強烈,抽象化魚紋繪畫細緻,整體發色濃豔,外壁與內壁相映襯,碗心內雙藍圈書「大清雍正年製」六字三行楷書款,盡顯皇家禦瓷的嚴謹與精緻。

工藝解密:繁複工序鑄就仿古巔峰

該碗的製作工序極為複雜,每一步都考驗著工匠的技藝水準:

  1. 素坯堆塑:先於素坯之上依圖精細堆塑出魚藻紋樣,而後覆上白釉。
  2. 素燒成胎:將堆塑好的素坯入窯素燒,形成堅固的瓷胎。
  3. 施釉二次燒製:在素胎之處均勻施上寶石藍釉,而後再次入窯燒製。

整套工序環環相扣,稍有差池便前功盡棄,最終呈現出「紋飾靈動,仿若一派遊魚嬉戲之景」的效果,足見雍正時期燒造技術已臻純熟。

歷史淵源:仿古追宗的文化傳承

這件大碗的仿古淵源清晰可考,與多處博物館藏珍品同源:

  • 形製、紋飾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雍正藍地堆白花魚藻紋碗一致,參見《清瓷萃珍》圖46。
  • 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亦藏有同類器物,可資比較。
  • 其技法源於明初官窯名貴品種,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宣德藍地白花蓮塘魚藻紋碗(參見《明代宣德官窯菁華特展圖錄》頁318-319圖132),便是雍正仿古的直接摹本,體現了雍正朝對前代經典工藝的繼承與創新。

拍場風華:

如此兼具工藝與文化價值的珍品,在拍賣市場向來備受追捧,各大頂尖拍賣行的成交紀錄屢創新高:

拍賣公司拍賣時間拍品成交價
香港蘇富比2019年秋拍雍正霽藍釉留白蓮紋碗6800萬港元
北京保利2021年春拍雍正藍地堆白魚藻紋盤5280萬元人民幣
香港佳士得2022年秋拍雍正霽藍釉留白花鳥紋盌7200萬港元

而以「嚴選臻品、專業鑒藏」著稱的澳門多祿溙拍賣公司,曾於2023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征集到一件同款雍正霽藍釉留白魚藻紋大碗。

該拍品經權威機構鑒定與博物館藏本對比無異,開拍後引發全球藏家激烈競價,最終以8600萬澳門元成交,創下當年度雍正藍釉瓷拍賣新高,充分印證了其市場價值。

澳門多祿溙憑藉資深鑒定團隊與深厚業內資源,精准挖掘文物內在價值,通過詳實考證與立體宣傳,讓這件仿古極品的文化魅力被更多人感知,也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高端瓷雜拍賣領域的地位。這件大碗不僅是一件工藝品,更是雍正朝「尊古而不泥古」審美思想的體現,而澳門多祿溙則在文物傳承中搭建橋樑,讓千年瓷韻煥發新生。

如阁下有藏品上拍或拍賣競投請聯絡:
聯繫人:黄依
Tel/Whats app:+852 84806896
LINE: mmyi1226
email:leileijianshang1226@gmail.com

股票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