叮,一盞暖光專為雍正琺琅彩纏枝花鳥紋高足盤而亮。23cm 高的盤子靜立在黑色展台上,敞口淺腹的線條像被月光磨過,纖細的高足撐起盤身,既顯雅致又不失穩重 —— 這是雍正朝制瓷最講究的比例之美,後世仿品從未做到如此精准。


多祿溙的瓷器顧問湊近展柜,指著盤心的圖案解說:您看盤心的仙鶴,羽毛用的是宮廷畫師特有的勾填法,先勾線再填彩,層次細到能看出羽毛的輕重感。去年我們拍過一件雍正琺琅彩深腹高足盤,沒這麼精細的鶴紋,最後都以 HK$2100 萬落槌,這件的紋飾複雜度,還要再上一個檔次。
俯身看盤底,松石綠釉上「大清雍正年制」的青花楷書款筆鋒利落,沒有半分遲滯 —— 熟悉雍正瓷的人都知道,這種底款是禦窯廠宮廷標準的證明,民間仿品連筆法都模仿不來。顧問補充道:「台北故宮裡有同款底款的琺琅彩盤,不過是深腹的,淺腹款他們也只藏了 3 件,民間流通的更是少見。」

雍正朝的琺琅彩瓷,向來是帝王親督的代名詞。據《養心殿造辦處史料》記載,雍正帝曾多次下旨調動唐岱、郎世寧等頂尖畫師,連彩料的調配都要親自過問 —— 這件高足盤,就是這種極致要求的產物。
盤內纏枝花卉繞盤一周,粉紫、明黃的花瓣用的是雍正六年後研製的本土新彩料,比早期進口料更飽滿,色澤也更溫潤;盤外的紅彩白團花勻淨得像一層脂,沒有絲毫暈染,這是當時最難的平涂技法,只有禦窯廠的老匠人才能掌握。


更珍貴的是它的用途 —— 盤心「仙鶴、壽桃、靈芝」的組合,是清代宮廷專用的祝壽紋樣,這類供器本就不是日常用瓷,燒造數量比普通琺琅彩少一半。資深藏家李先生在展柜前駐足許久,手指隔空描摹著仙鶴的輪廓:去年多祿溙那只深腹盤是普通花卉紋,我沒搶到。在多祿溙的拍賣記錄裡,雍正琺琅彩向來是頂流般的存在 ——2023 年春拍的深腹高足盤,估價 HK(1500萬,最終以HK)2100 萬落槌,溢價超 45%;2022 年秋拍的花卉杯,從 HK(1200萬起拍,經過18輪競價才以HK)1860 萬成交,買家是一位東南亞藏家。


顧問翻出手機裡的數據說:比起其他拍行,多祿溙的雍正琺琅彩向來更受認可。2021 年香港佳士得拍過一只類似的深腹盤,品相還差一些,賣了 USD280 萬,換算下來比我們的同款低了近 20%。主要是我們的拍品來源都能追溯,像這只淺腹盤,就能查到民國時期的藏家記錄,買家更放心。
李先生接話道:我參加過好幾家拍行的琺琅彩專場,多祿溙的征集眼光最毒 —— 他們能找到這種『器型稀缺 + 紋飾經典 + 來源清晰』的珍品,這在市場上太難得了。
離開預覽廳時,天色已暗,展柜裡的高足盤仍在燈光下閃著琺琅彩的光。多祿溙專場負責人說:很多人覺得拍賣只是買賣,但其實這件盤子承載的,是雍正帝把『工藝變成藝術』的執念。從景德鎮燒制素胎,到北京宮廷畫師繪彩,每一步都是當時最頂尖的水準。
10 天后,這件雍正琺琅彩高足盤將在多祿溙的拍場迎來新主人。它的價值從來不止於成交數字,更在於那抹絢麗的琺琅彩裡,藏著的雍正朝審美與技藝 —— 而多祿溙做的,就是把這份帝王藝術,交給懂它的人繼續傳承。

如阁下有藏品上拍或拍賣競投請聯絡:
聯繫人:黄依
Tel/Whats app:+852 84806896
LINE: mmyi1226
email:leileijianshang1226@gmail.com

股票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