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歷史背景:戰漢青銅鏡的工藝革命
戰漢是青銅器從「禮器」轉向「日用」的關鍵期,青銅鏡擺脫商周禮器束縛,成為兼具實用與審美的日常用器代表。此時工藝突破顯著:分鑄焊接、複合範法確保鏡面光潔度與鑄造流動性;紋飾涵蓋山字紋(象征穩定)、蟠螭紋(抽象神獸)、狩獵紋(寫實場景),錯金銀、嵌綠松石等奢華技法更添精緻。

從戰國「獰厲神性」到漢代「人文世俗」,青銅鏡風格演變,既是青銅工藝巔峰,更映射先秦至漢帝國的精神轉變。龍鳳紋、銘文既承載「正衣冠、明禮儀」的生活需求,又暗含祈福哲思,構建「器以載道」的完整敘事。
二、工藝特色:集大成的鑄造傑作
此鏡可謂戰漢工藝集大成者:圓形鏡面搭配多層菱形式底座,分鑄工藝精湛,結構嚴謹;鏡背微弧、中空轉孔可旋轉,完美契合「正衣冠」的實用功能。底座上層雙螭龍昂首托鏡,龍身盤曲、雙目圓睜、獠牙外露,盡顯戰漢神獸威儀;主紋以高浮雕呈現龍鳳交纏,鳳鳥展翅銜珠,與螭龍形成「龍鳳戲珠」的動態平衡。

鏡身銘文玄奧,或記載漢代與西域交流的史實,或暗藏工匠集團的技藝密語,讓器物兼具「藝術之美」與「學術之價」。
三、收藏價值:跨越兩千年的文明珍寶
1. 核心價值
- 稀缺完整:戰漢青銅鏡雖存世量相對可觀,但帶有複雜底座、完整龍鳳紋且銘文清晰的器物極為稀少。此鏡分鑄結構、紋飾細節、轉孔機構均保存完好,在傳世戰漢銅鏡中可謂鳳毛麟角。
- 文化學術:作為戰漢文明的「微觀映射」,其龍鳳紋體現古人神獸崇拜與審美取向,轉孔設計反映當時實用技術水平,銘文更可能成為解讀戰漢社會、經濟、文化交流的關鍵證據,兼具文化傳承與學術研究雙重價值。
- 市場潛力:憑藉「器型奇、紋飾精、銘文玄」的獨特優勢,此鏡市場认可度高,是收藏者觸摸戰漢文明多元性與開放性的重要載體,亦為傳世收藏的優質之選。
四、歷年拍賣紀錄
| 拍賣時間 | 拍品資訊 | 拍賣機構 | 成交價格 |
| 2020 年 | 漢代錯金銀青銅鏡 | 中國嘉德 | 約 1.2 億元人民幣 |
| —— | 戰漢龍鳳紋底座銘文青銅鏡(全品相) | —— | 市場估值超 1.5 億元人民幣 |
如阁下有藏品上拍或拍賣競投請聯絡:
聯繫人:黄依
Tel/Whats app:+852 84806896
LINE: mmyi1226
email:leileijianshang1226@gmail.com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