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傳佛教文化中,六眼天珠是跨越千年的神秘寶物。它以黑白分明的蝕花瑪瑙為骨,六枚對稱眼紋為魂,既是藏族先民精神信仰的凝結,也是藏文化研究與收藏的核心,從雪域寺廟供器到現代文化遺產,始終以「超越時間的圖騰」吸引著人們。

六眼天珠的文化根基深植於藏傳佛教與苯教融合的土壤,起源可追溯至唐代甚至象雄文明。早期以西藏紅玉髓為料,經「型二工藝」(鹼蝕白化後銅鹽繪紋固色)製成,是千年前藏地頂級手工技藝。在藏傳佛教中,它是「佛性具象化」,蘊含空性智慧與慈悲力量,既是修行計數工具,也是貴族、活佛的身份象徵;對民眾而言,老六眼天珠更是守護與福澤的精神寄託。歷史上,它多見於藏地文獻與漢藏交流遗存,《四部醫典》《白琉璃論》稱其可作護身符,唐代至清代常作藏地貢品,如清宮舊藏六眼天珠(現藏台北故宮),便出自後藏薩迦寺,是班禪所獻;藏地傳說中,格薩爾王將天珠賜予將領,使其成為地域守護的文化符號。

眼紋是藏文化宇宙觀與修行觀的濃縮,對應佛教「六波羅蜜多」(六度)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構成「從凡到聖」的階梯,故六眼天珠也稱「圓滿之珠」。需注意,四眼代表四無量心的說法需結合其他圖騰,純六眼天珠核心始終是「身心雙重圓滿」。

近現代以來,六眼天珠走向全球。20 世紀 80 年代歐美藏文化展使其引發國際關注,如今設計領域廣泛應用其元素,寶格麗曾推出「dzi 系列」首飾,藝術家也以其探索時間、輪迴主題;2021 年巴黎「中國西藏文化週」上,清代六眼天珠作為核心展品,成為東西方文明對話的紐帶。

六眼天珠的魅力在於它是「活的文化載體」,凝結手工智慧、承載修行哲學、見證文化交融。作為中華文化重要部分,其價值不僅在收藏價格,更在「圓滿」理念帶來的精神滋養,這是它超越時間的根本原因。

拍賣市場紀錄:六眼天珠的價值印證

近年老六眼天珠因稀缺與文化價值,成藏文化收藏「硬通貨」:

  • 2019 年香港蘇富比「重要中國藝術品專場」,唐代六眼天珠(帶寺廟傳承)以 HKD 1860 萬成交;
  • 2022 年北京保利「雪域佛教藝術專場」,清代六眼天珠(附鑒定證書)以 RMB 1280 萬落槌;
  • 2024 年香港佳士得「藏傳文化珍品專場」,象雄風格六眼天珠以 HKD 2150 萬易手。

這些紀錄印證其市場地位,凸顯「文化與收藏價值並重」的特質。

如阁下有藏品上拍或拍賣競投請聯絡:
聯繫人:黄依
Tel/Whats app:+852 84806896
LINE: mmyi1226
email:leileijianshang1226@gmail.com

股票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