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明清禦窯收藏圈,流傳着一句話:「寧藏成化一片瓷,不捨萬貫黃金財」。而青花九秋圖罐,正是這「一片瓷」中的極品。它憑什麼橫掃六百年收藏市場?憑什麼讓藏家競折腰?答案藏在這三個「獨一無二」裡——

🎨【獨一無二的工藝:從料料到筆法,都是「頂配」】

▪️「專屬色號」平等青:不同於永宣青花的「濃妝艷抹」,成化青花用的「平等青」是當時的「稀缺奢侈品」,暈染出的青藍像秋日晨霧般輕柔,花葉邊緣的淡淡暈散,比工筆畫還精緻。 ▪️「絕活技法」雙線筆:先以細如髮絲的線條勾出花葉輪廓,再填色時居然做到「線內線外無一點溢色」,這種「毫米級」的精準,放在今天都難以復刻。

更妙的是「九秋圖」題材:畫師把菊花、石竹等九種秋花「擺進」罐身,主花飽滿、輔花嬌俏,枝葉纏繞卻不亂章法,葉脈、花瓣皺褶都像「會呼吸」一樣生動,把成化「淡雅幽婉」的審美刻進了瓷器裡。

⏳【獨一無二的歷史:二十三年,燒出「千中挑一」】

成化朝只有短短23年,卻把制瓷業推上了巔峰。《明史》記載禦窯廠「歲造數萬件」,但如今完整器不足千件,民間流通的更是「一器難求」。這背後是成化皇帝的「完美主義」——

景德鎮禦窯遺址曾挖出數十萬片殘片,其中青花九秋圖罐的殘件,有的僅因罐口「差了一毫米圓度」就被砸毀。專家說,當時成化青花燒成率不足5%,簡直是「燒一百件,只留五件」。這件完好的九秋圖罐,就是這「5%」裡的極品,是成化制瓷實力的「活證據」。

💎【獨一無二的市場:拍場屢創奇蹟,多祿溙眼中的「文化瑰寶」】

成化青花從來不缺「拍場神話」:2013年蘇富比成化青花宮碗拍2.81億港元;2018年佳士得青花花卉罐拍1.416億港元。而青花九秋圖罐,因為題材更罕見、品相更完好,潛力更是「天花板級」。

澳門多祿溙始終認為,真正的頂級藏品從不只是「貴重貨物」,而是「文化傳承的載體」。青花九秋圖罐承載的,是明代工匠的極致匠心,是中國陶瓷美學的巔峰風采。對藏家來說,擁有它,不僅是擁有一件稀世珍寶,更是握住了一段跨越六百年的文化記憶。在精品收藏越來越「搶手」的今天,這樣的禦窯重器,無疑是藏界最穩的「硬通貨」,價值只會越陳越香。

如阁下有藏品上拍或拍賣競投請聯絡:
聯繫人:黄依
Tel/Whats app:+852 84806896
LINE: mmyi1226
email:leileijianshang1226@gmail.com

股票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