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铜器物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,铜饕餮纹出戟彝尊以商周礼器之姿显王权威仪,姜氏铜炉凭元代匠艺承民间铸铜传统,二者见证青铜工艺的传承演变。

一、銅饕餮紋出戟彝尊:商周禮器典範
作为商晚至西周中期的盛酒礼器,其尽显当时青铜铸造水准:
- 形制:器身长方形,壁面斜直;盖呈斜坡屋顶式,设八道出扉棱,圈足留半月形缺口,兼具典型性与立体感;
- 工艺纹饰:以 “失蜡法” 铸造,无明显铸缝;主饰饕餮纹(象征王权辟邪),辅饰蟠螭纹(丰富层次),显商周青铜 “狞厉之美”;
- 历史印记:底部二十字小篆铭文记年代、匠人及使用地;内壁贴清宫黄签,证其曾为皇家珍藏。
“彝” 本为青铜礼器统称,宋代始称此类器为 “方彝”,此尊是该器型经典,兼具礼用与研究价值。

二、姜氏銅爐:元代民間匠藝傳奇
姜氏铜炉因元代匠人 “姜娘子” 得名,明清文献载其工艺:
- 文献溯源:康熙《居易录》记孔尚任所见宋款方炉,款识 “绍兴二年苏汉臣监督姜氏铸”,证 “姜氏” 即姜娘子;
- 典籍评述:明初《格古要论》称 “元杭州姜娘子、平江王吉铸铜器知名,姜铸胜王”;晚明《遵生八笺》赞其 “拨蜡精、炼铜净,花纹细巧,色如蜡茶或黑,制务法古”,而王吉 “制度不佳”;
- 年代争议:虽有 “宋款”,但结合文献,今人多认其为元代仿宋作品,承宋代工艺。
三、拍賣紀錄:青銅珍品市場價值
商周青铜礼器因稀缺性受藏家追捧:
- 2017 年纽约佳士得:商晚期青铜饕餮纹方尊,3720.75 万美元(约 2.6 亿人民币)成交,刷新纪录;
- 2015 年香港保利:商周青铜饕餮纹尊,1239 万港币成交,工艺纹饰与此尊一脉相承。
姜氏铜炉暂无明确拍卖数据,但凭文献地位与藏界关注,仍具收藏研究价值,二者共构青铜工艺 “官方 – 民间” 完整脉络。
如阁下有藏品上拍或拍賣競投請聯絡:
聯繫人:黄依
Tel/Whats app:+852 84806896
LINE: mmyi1226
email:leileijianshang1226@gmail.com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