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漢與東漢間的新朝(公元 9 年 – 23 年),王莽貨幣改革雖引混亂,卻誕生「一刀平五千」這一工藝與歷史價值並重的珍品,以「金錯刀」工藝成為中國古錢幣史標誌。

一、形制:「刀環 + 刀身」的創新

一刀平五千打破傳統圓錢形態,融「刀幣」與「圜錢」特徵:刀環為方孔圓錢狀(直徑約 2.7 厘米),穿孔上下刻陰文「一刀」(篆隸結合,規整有力);刀身長約 4.6 厘米,正面陽文篆書「平五千」,字體深峻與陰文形成對比。整體圓直相濟,兼具先秦刀幣古樸與漢錢簡潔,體現王莽「復古創新」理念。

二、工藝:錯金技法的巔峰

「一刀」二字的錯金工藝為漢代金屬細工極致:青銅鑄坯後,刻「一」「刀」陰槽,嵌入高純度黃金薄片並打磨至金銅無縫。成品「一刀」金光燦燦,與青銅包漿相映,華貴莊重。此工藝耗力且技藝要求高,僅用於宮廷重器,完好存世品錯金部分至今有光澤,成古錢工藝鑒賞標的。

三、面值:爭議中的稀缺

一刀平五千是典型虛值貨幣:一枚抵五千枚五銖錢、兩枚兌一斤黃金(漢代一斤約 250 克),但青銅用量(10-15 克)遠少於五千枚五銖錢(約 500 克),本質是王莽掠財手段。它僅用於貴族交易或宮廷賞賜,流通範圍窄,又因幣制頻改、新朝滅亡,流通僅數年,存世稀少,推高收藏價值。

四、收藏價值與拍賣紀錄

一刀平五千憑「歷史標本性」與「工藝獨特性」成古錢收藏「硬通貨」,是研究王莽幣制、漢代細工的珍貴實物,備受藏家與博物館青睞。拍賣市場屢創新高:

2011 年中國嘉德春拍,一枚錯金完好的「一刀平五千」以 280 萬元成交;

2018 年北京保利秋拍,帶傳承記錄的藏品以 462 萬元落槌;

2023 年香港蘇富比專場,品相極佳者以 680 萬港元刷新紀錄,印其市場熱度與長期升值潛力。

如今,一刀平五千仍以獨特歷史與工藝價值佔據收藏市場重要地位,承載新朝貨幣史,見證漢代匠心,成跨越兩千多年的文化瑰寶。

如阁下有藏品上拍或拍賣競投請聯絡:
聯繫人:黄依

Tel/Whats app:+852 84806896
LINE: mmyi1226
email:leileijianshang1226@gmail.com

股票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