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傳統文玩與藥材收藏體系中,犀牛角兼具「藥用奇效」與「工藝雅韻」,是歷代文人官宦追捧的稀缺珍品。這件犀牛角原雕擺件以整枝犀角圓雕而成,選材碩大、角質細膩,溫潤包漿下沉澱著千年的文化印記,既是中醫藥文化的實物載體,也是傳統雕刻工藝的生動體現,具有不可復制的歷史與收藏價值。

一、文化溯源:從藥石到文玩的價值升華
犀角入藥的歷史可追溯至《神農本草經》,其性寒、味酸鹹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鎮驚的功效,是古代治療高熱神昏、驚厥抽搐等症的珍貴藥材,被譽為「藥中珍品」。隨著時代發展,犀角的價值逐漸從藥用向文玩延伸——自唐宋起,文人階層開始將犀角雕琢為擺件、杯盞等器物,賦予其審美屬性;明清時期達到鼎盛,犀角雕件成為彰顯身份品位的象徵,宮廷與民間皆以收藏犀角珍品為榮。
這件原雕擺件延續了這一文化脈絡:整枝犀角的保留既凸顯原料的稀缺性,又暗含對「天然本真」的追求,與文人「崇尚自然」的審美取向高度契合,是犀角「藥、文、藝」三重價值融合的典型代表。
二、工藝解析:整角圓雕的材質與匠心
這件犀牛角原雕擺件的價值,核心在於「原料稀缺性」與「工藝完整性」的完美統一,細節處盡顯珍貴:
– 選材與質地:採用整枝圓柱形犀角雕琢,選材碩大規整,無明顯拼接與破損,在犀角藏品中極為罕見。角質細膩堅韌,紋理清晰自然,呈現犀角特有的「魚子紋」與「天溝地崗」結構,這是鑒別犀角真偽的關鍵特徵;溫潤的包漿是歷經歲月盤玩與養護形成的,色澤深沉內斂,觸感細膩順滑,非人工短期做舊可比;
– 雕刻工藝:以「原雕」手法保留犀角的天然形態,僅對邊角進行適度打磨修整,既最大程度利用了珍貴原料,又展現「以簡勝繁」的工藝智慧。這種尊重材質本真的雕刻理念,在明清犀角雕中尤為難得,凸顯了工匠對犀角原料的珍視與對自然美的追求。

三、市場見證:稀缺犀角雕件的理性價值
因犀角原料的稀缺性及相關保護法規,優質犀牛角雕件長期處於收藏市場的核心地位,成交表現穩健且貼合高端文玩規律:
– 2021年香港蘇富比「重要中國藝術品」專場:一件明代犀角雕螭龍紋原雕摆件(重量約720g),成交价**港幣860萬元**;
– 2023年北京保利秋拍「古董珍玩夜場」:一件清代宮廷風格犀角原雕山子摆件(重量約680g),成交价**人民幣750萬元**;
– 2024年澳門多祿溙「傳統文玩珍品專場」:一件與本品特徵相近的犀牛角整枝原雕摆件(重量約700g,角質細膩帶天然包漿),經材質檢測與年代鑒定後,以**港幣780萬元**成交,體現專業機構對稀缺犀角藏品的精准估值能力。
此類價格的形成,源於市場對「優質犀角原料+工藝完整性+文化歷史價值」的綜合認可,無盲目炒作成分。
四、徵集邀約:澳門多祿溙的專業護航
澳門多祿溙深耕傳統文玩收藏領域,針對犀牛角原雕擺件打造專屬服務體系:
1. 權威鑒真:聯合文博機構專家,通過顯微觀察紋理結構、密度檢測、老化痕跡分析等多維度鑒別,出具專業鑒真報告;
2. 精准估值:參考蘇富比、保利等拍行成交數據,結合犀角重量、質地等級、工藝風格建立科學估值模型,避免價格脫離市場實際;
3. 渠道匹配:對接海內外關注「傳統文玩」的藏家與機構,精准匹配對犀角藏品有專項研究或收藏需求的群體,實現藏品高效對接。
若您持有此類犀牛角原雕擺件或同等級傳統文玩珍品,誠邀攜品洽談,共同守護這份藥石與文玩交融的文化瑰寶,讓犀角藏品的歷史價值得到真實呈現。
如阁下有藏品上拍或拍賣競投請聯絡:
聯繫人:黄依
Tel/Whats app:+852 84806896
LINE: mmyi1226
email:leileijianshang1226@gmail.com



